浙江新闻|浙江担保集团精准施策发力 助力经济稳进提质
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生产经营困难明显增加,不断面临新的难题。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成为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浙江担保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大盘、促进经济稳进提质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职能作用,推出系列政策“组合拳”,助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我省经济稳进提质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截至6月底,集团融资担保业务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在保余额达1003.1亿元,同比增长54.3%,在保户数12.5万户,同比增长56.1%。
深化推进体系改革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深化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改革,是有效发挥体系作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所在。集团持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履行协同管理职责,以“三纽带两保障一管理”为框架,搭建对全省担保机构的协同管理工作体系,推动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发展,带动全省担保机构助力经济稳进提质,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目前集团已争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3.47亿元股权投资,并完成对温州等6家市级担保机构6.8亿元股权投资,构建起紧密度更高的国家、省、市多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形成较强的协同作战能力。“数智浙担”加快建设,行业整体智治力得到提升,嵌入“浙里办”的“浙里担保”应用场景初步呈现,基于省金综平台的首款线上银担“总对总”产品“政保贷”正式上线,企业融资担保便利度逐步增强,数字化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区域党建联盟“四联”“四送”机制进一步完善,集团所属5个党支部已与9个市级担保机构建立共建关系,在促进共建机构一体化提升、业务加快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担保机构巡回指导培训会,帮助机构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疑难困惑,提升服务能力。
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 精准助企纾困
“全省经济稳进提质攻坚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集团迅速行动,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文件,明确九大方面工作举措,加大惠企担保政策支持,扩大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大业务创新和推广力度,以真招实招帮助企业纾困。”浙江担保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笔资金真是及时雨,让我们的民宿能继续开下去!”在拿到30万元的担保贷款后,衢州紫薇村某民宿经理老徐很是激动。受疫情影响,他的民宿生意订单量下降,资金周转压力变大。集团指导衢江区担保公司主动作为,联合合作银行,仅通过1个自然人保证的方式就为老徐提供了担保贷款增信服务,并免去担保费用,解决了他的融资困难。
作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浙江担保集团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交通运输、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主动跟进融资需求,引导体系内合作担保机构纷纷发力,按需提高担保额度和延长期限,引导担保机构减费让利,50万元以下的业务再担保费全免,100万元以下的业务再担保费减半收取,力争全省平均担保费率控制在0.9%以下,帮助小微企业爬坡过坎、渡过难关。对于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集团迭代升级“双保”融资支持机制,大力推广银担合作“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设置资产抵(质)押反担保措施,采取“见贷即保”模式提高融资担保服务效率,提升市场主体信心。
今年上半年,集团累计为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及餐饮等行业受疫情影响的1.29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105.37亿元担保,政府性融资担保逆周期调节作用初步显现。
创新专项担保产品 扩大服务覆盖面
在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我省外贸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集团结合实际强化担保产品和模式创新,及时推出“浙担·汇率避险保”,为外贸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汇率避险增信服务,提升外贸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还将个体工商户纳入汇率避险支持范围,全额免收担保费和再担保费。
绍兴某纺织面料出口公司年海关进出口量为500万美元,企业想通过传统的汇率避险措施减少资金损失,但又顾及保证金占用带来的资金流转压力,一时陷入两难。当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浙担·汇率避险保”服务,并由集团提供免费再担保,帮助企业提前锁定未来美元收款的商业利润,缓解了融资压力。上半年,集团已为全省34家市县担保机构提供103.2亿汇率避险保专项再担保额度,服务覆盖全省。
不仅如此,集团还积极通过企业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模式,着力解决企业中长期融资难题,拓宽民营中小微企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目前已分别在银行间市场、上交所成功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金额4亿元,惠及温州36家中小企业,实际融资利率不到4%,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产品是全国首创。
聚焦重大战略实施 构建共富政策体系
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集团已构建起“1+N”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政策体系,通过在乡村振兴、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各领域持续发力,力争到2025年底服务共同富裕担保业务超1500亿元,服务户数超15万户。
因地制宜的融资担保支持举措成为集团助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常山县背靠绿水青山,针对当地“两柚一茶”优质农业特色产业,集团通过“滴灌式”精准服务,将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再比如,集团结合前期磐安试点经验,创新“政银担风险池基金”模式,联合衢江区政府开辟“政银担”新型合作机制,加大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园、制造业特色小镇、数字经济创业创新飞地的融资担保支持。指导市县担保机构创设“生态工业保”“移民安置贷款担保”“小额农担保”等一批特色担保产品,通过省市县三级担保机构联动解决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急需。主动对接“一县一策”,组建由银行、券商、评级机构等组成综合金融服务团队,赴龙游、开化、龙泉等地“一县一策” 对接解决县域融资需求。
同时,集团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深入研究“一产业一方案”,结合特色分类帮扶。如与浙商银行共同合作开发“安防产业项目集群”产品,为全省安防产业内资信良好的小微客户提供专项贷款担保。研究制定农机装备类产业担保贷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小微农机装备企业、企业主提供贷款担保,助力农业“双强行动”。上半年,集团支持制造业担保规模达413.3亿元。
集团以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为指引,在去年杭州试点的基础上,围绕“双核一带一廊”总体布局,推进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科创走廊等创新策源地建设,推动高水平科创平台能级提升;有重点地支持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金华“双龙计划”、丽水“绿谷精英计划”等地市级人才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继续加大对“科创飞地”“产业飞地”“消薄飞地”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服务山海协作升级版。
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蓝图催人奋进。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先行”奋斗目标指引下,浙江担保集团将进一步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找准职能定位,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为“两个先行”发展大局贡献浙担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