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铭记使命初心 扎根小微“三农” ——浙江省担保集团全力助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日期:2017-12-07

小微企业和“三农”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浙江省担保集团承载着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省级再担保机构的职责,于2016年3月应运而生,注册资本30亿元,主体信用等级“AA+”,成为省内规模最大、信用等级最高的融资性担保机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集团扎实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政策性定位是浙江省担保集团发展的根本遵循,具体表现在不以盈利为目的,担保费率优惠,原则上不超过1.5%,单户担保额度原则上在500万元以下等方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一年半的砥砺奋进,浙江省担保集团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截至10月底,集团担保业务累计担保金额176.41亿元,累计服务客户数18789户。经测算,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近300亿元,实现税金24亿元,服务就业岗位22万个。

使命担当,全力发挥体系建设龙头新效应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司成立以来,我们牢记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坚持‘政策性定位、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经营’原则,以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为中心,以助推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创新融资担保服务模式和机制、不断提升融资担保综合服务能力为己任,努力在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浙江省担保集团总经理徐蔓萱说。

省担保集团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决策部署,积极助推以集团为龙头、市县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主体、其他融资担保机构为补充的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早日建立。

在浙江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省经信委等有关部门,主动对接10个设区市和各县(市、区),帮助他们加深认识,理清思路。4月份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集团研究制定体系建设对接计划,以设区市为单位将对接责任分解下达至各部门,提供政策、业务指引,并跟踪了解体系建设情况。目前集团已与36家机构建立再担保业务合作关系,覆盖省内除宁波以外的10个设区市26县(市、区)。

浙江省担保集团与合作意向积极、配套政策到位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市、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市县政府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共同支持市县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

风险共担,探索建立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

传统模式下,担保机构在与银行合作中一般需要承担全额代偿风险。在省政府要求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的政策指引下,浙江省担保集团加强与银行的联系对接,探索建立了“二八”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合作银行承担20%的风险,担保机构承担80%的风险。在此机制基础上,建立了浙江省担保集团、市县融资性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三方再担保风险分担机制,风险分担指导比例为4∶4∶2。

以往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通常是“点对点”合作,很难争取到银行的优惠政策。浙江省担保集团在与农行浙江省分行、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浙商银行等银行对接合作中,协议约定合作银行对体系内融资性担保机构实行相关优惠政策,同时引导其分支机构扩大重点合作领域信贷投放。目前,浙江省担保集团已与20家银行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获得担保授信额度727亿元。

新昌县是省首个县域综合性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全省智能制造试点县。浙江省担保集团开展与新昌县兴财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当地银行三方合作支持新昌县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浙江省担保集团以连带责任方式提供再担保服务。合作采取4∶4∶2比例进行风险分担。实行优惠的担保费率,按不高于0.8%/年收取。

“前几年公司担保业务代偿率较高,银行授信的准入存在困难,银行测算的授信额度也较低,浙江省担保集团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我们协调县里的相关银行,阐明再担保模式下的增信分险作用,帮公司获得了授信准入,授信额度也非常理想,为公司政策性担保业务稳步开展奠定了基础。”兴财担保有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6月份以来,在浙江省担保集团积极协调下,兴财担保相继取得邮储银行、浙商银行的授信准入,农行的授信也将落地。